|
从白山黑水到尼罗河畔:全球视野下的抗战精神传承
1931年9月18日,这一天揭开了中华民族十四年浴血抗战的序幕。在那场国难中,无数同胞用生命铸就了不屈的民族脊梁。
奋起抵抗的英烈:在装备悬殊、命令受限的情况下,东北军官兵、警察和民间武装依然悲壮抗击。马占山将军的江桥抗战,正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。
惨遭屠戮的同胞:十四年殖民统治中,数不清的同胞死于屠杀、细菌战、人体实验、强迫劳役与饥寒交迫。南京大屠杀、平顶山惨案等,都是铁一般的历史证据。
战至最后的勇士:白山黑水间,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。杨靖宇、赵尚志、赵一曼等先烈的名字,镌刻在民族的记忆中,闪耀着不灭的光芒。
今天的警钟长鸣,不只是悼念,更是警示。
他们的牺牲告诉我们:
历史不能遗忘;
和平来之不易;
自强才有尊严。
今年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让我们将悲痛化为力量,继承先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,把警醒转化为前行的号角。唯有自强不息,才能告慰英灵,才能迎来国泰民安。
愿逝者安息,愿吾辈自强,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。
埃及川渝同乡会&川渝商会(筹)
2025年9月18日于开罗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