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巴勒斯坦卡塔尔黎巴嫩土耳其科威特
伊朗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阿联酋
约旦沙特也门巴林阿曼
查看: 1859|回复: 0

哈尼阎:尼罗河畔的中国龙——一位埃及华裔的传奇人生

 火... [复制链接]

1135

主题

6

回帖

3689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3689
发表于 2025-9-20 14:33:0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哈尼阎:尼罗河畔的中国龙——一位埃及华裔的传奇人生

一、漂洋过海的起点——家族与出生
1930年代末,山东的阎鸿业离开故土,踏上前往埃及的漫长航程。当时的中国饱受战乱与饥荒之苦,阎鸿业带着仅有的勇气与梦想,穿越马六甲海峡、印度洋,历经六十余天的海上漂泊,最终抵达埃及塞得港。这个年轻人开始在开罗打拼,从为古董商打工到创立自己的贸易公司,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与挑战。在开罗,他与一位当地有势力的埃及女子结为夫妇。母亲家族最初反对这段跨文化婚姻,但阎鸿业凭借坚持与真挚的爱情赢得了尊重。夫妻的结合不仅象征着两种文化的交融,也决定了下一代——哈尼阎的成长路径。1956年,哈尼阎诞生在开罗,这一年,正是中埃建交之年。正如命运的巧合,他的生命与两国友谊紧密相连。哈尼阎随母语学习阿拉伯语,虽中文有限,但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自幼对中国文化心生敬意。家中陈设充满中国元素——书法、屏风、花鸟画与传统装饰品,这些都为他后来的文化事业埋下了伏笔。

二、求知与艺术启蒙——成长与教育
土生土长的埃及人哈尼阎,在尼罗河畔度过童年,耳濡目染埃及文化,同时又保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。父亲阎鸿业常说:“坚持是成功的关键。”这一理念深深影响了哈尼阎的一生。少年时期的哈尼阎曾就读开罗大学医学院,但内心对艺术的热情让他最终进入电影学院,专攻导演。他毕业于第一届导演班,并因才华受当时埃及总理的表彰。在电影学院,他学会了用镜头讲述故事,这种艺术敏感日后也融入了他餐饮与文化事业的管理哲学。早年的创作代表作是电影《承诺与命运》,讲述农村女性到都市奋斗的真实故事。影片不仅获得观众喜爱,也隐喻了阎家家族从中国到埃及的移民历程——漂泊、努力与奋斗。

三、艺术与商业的结合——北京饭店
阎家在1963年创立了“北京饭店”,这是埃及第一家中餐厅,同时也是华侨社群的活动中心。最初,由于中国菜在当地鲜为人知,餐厅曾面临经营困境。多年后当父亲需要协助时,哈尼阎被邀请接手餐厅。起初,他并不想经商,但最终妥协,将对艺术的执着投入餐饮事业中。哈尼阎将导演的艺术理念运用于餐厅设计、菜品创新与文化活动组织。从室内装潢到菜单设计,他力求每一处都体现中国文化,同时兼顾埃及人习惯和口味。他的理念是:餐厅不仅仅是商业场所,更是文化传播平台。自从他接手短短几年内,北京饭店从单店发展到全国连锁,目前在开罗、亚历山大、沙姆沙伊赫共设14家分店,雇佣超过600名员工。哈尼阎强调团队合作,将员工视为伙伴,深信只有团队才能造就成功。餐厅还承担文化推广功能:春节举办中国文化论坛,节日庆典展示中国饮食、节日习俗与传统艺术。尼罗河上的游艇“尼罗河北京号”(又称“中国龙”)也被他收购后改造成中国风格,成了文化展示场所,举办艺术展、电影节活动,庆祝中国重大节日及中埃交流等活动。

四、社会贡献与中埃文化桥梁
除了餐饮事业,哈尼阎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文化活动:
1:担任“埃及—中国国际合作基金会”理事长,推动民间中埃文化交流。
2:参与埃及政府扫盲活动,曾荣获埃及教育部门及前第一夫人苏珊·穆巴拉克表彰。
3:主办国际儿童歌唱节、开罗国际电影节“中华之夜”,邀请中国艺术团队表演。
4:组织春节论坛、灯笼节、十二生肖文化讲座,让埃及公众体验中国传统文化。
通过这些活动,他不仅让更多埃及人了解中国,也提升了两国民间交流的深度与温度。

五、个人哲学与中国情结
虽然从未长期居住在中国,也仅懂得一些简单中文,哈尼阎却始终热爱中国文化。他的家中是中埃文化融合的缩影:传统中国书画、屏风与装饰与埃及吊灯、地毯、蓝色瓷器巧妙结合。他将中国哲学与管理理念融入企业运营:“为顾客提供美味佳肴,同时保持中国风味,这是最重要的。”他坚信,企业不仅是经济行为,也是文化传播与社会责任的体现。哈尼阎每年多次往返中国,寻访祖籍山东,追寻家族根源,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变迁。他认为,中国的发展为每位海外华人带来骄傲,也希望年轻一代在传承传统的同时,结合现代经验,形成自信和创新能力。他经常告诉年轻人:“别怕起点小,也别忘了初心。用心做事,总能把小梦想做成大舞台。”
六、象征意义与中埃友谊
哈尼阎被誉为“尼罗河畔的中国龙”,不仅因其中国血统和在埃及的影响力,更因其一生致力于中埃文化桥梁建设。
1:他的事业和人生轨迹,2026,他即将70岁周岁,2026,中埃也将迎来建交70周年。一个人的生命,和两国的友谊同行!华人后裔在异国生根发芽,同时将中国文化传向世界。
2:他的人生,融合了漂泊、艺术、商业与文化使命,体现了中埃两国友谊的深厚根基。
哈尼阎的故事告诉我们:跨文化的理解、家族精神的传承、个人梦想与社会责任的结合,可以让一个人不仅改变自己的命运,也为两国人民架起理解与友谊的桥梁。
结语
哈尼阎的人生,是尼罗河与黄河的交汇,是中国与埃及文化融合的缩影。他以一位艺术家的敏感、一位企业家的智慧和一位文化使者的胸怀,让“尼罗河畔的中国龙”不仅成为埃及的骄傲,也成为中埃友谊与文化交流的象征。在中埃建交七十周年之际,衷心祝愿哈尼阎先生健康长乐、事业长青,继续以他的热情和智慧,把两国民心的纽带系得更紧,把文化的桥梁修得更宽。愿他的人生如尼罗河水长流,如黄河奔腾不息,滋养更多中埃友谊与梦想。
作者::马广辉(慕德中埃贸易公司董事长、埃及中华总会副会长、中埃网副主编、慕德经贸研习社主理人)

来自: iPhone客户端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凯斯巴网络 ( 京ICP备2021013840号-1 )

GMT+8, 2025-11-4 07:21 , Processed in 0.036449 second(s), 13 queries 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