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埃及国家食品安全局发布2025年第32周工作报告 —— 出口稳步增长,强化节令食品监管
埃及国家食品安全局新闻中心近日发布了2025年第32周(8月30日—9月5日)周报,系统总结了该局在食品进出口监管、市场巡查、培训与公众服务等方面的最新进展。报告显示,埃及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持续完善,农产品出口量稳步上升,国内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。
【出口成绩亮眼:马铃薯与芒果领跑】
在出口方面,报告指出,埃及在一周内共出口食品3,135批次,总量约15.5万吨,涉及650个品类,由1,150家企业完成。
蔬菜出口:红薯居首(6千吨),其次是豆类(5千吨)、马铃薯(4千吨),共出口37个品类,总量2.5万吨。
水果出口:芒果位居第一(7千吨),草莓(6千吨)、石榴(5千吨)紧随其后,共出口25个品类,总量2.2万吨。
出口市场涵盖177个国家,其中索马里、苏丹、西班牙和利比亚是主要目的地。
在出口通道方面,萨法加港位列第一(460批次),亚历山大港(425批次)和开罗国际机场(380批次)分列二、三。与此同时,食品安全局向国际市场签发了1,000份出口健康证书,进一步提升了埃及食品在海外市场的信任度。
【进口与通关:俄罗斯保持最大来源国地位】
同期,埃及共进口1,550批次、45万吨食品,来自70个国家,主要包括小麦、原糖、食用油与大豆。俄罗斯仍为最大供应国,其次是巴西、印尼与乌克兰。亚历山大港保持进口第一大口岸地位(452批次),开罗国际机场与塞得港紧随其后。
【国内市场监管:聚焦节令食品与高消费区】
随着先知诞辰节(Al-Mawlid al-Nabawi)临近,食品安全局局长塔里克·侯比博士特别要求加强对“节令糖果”的专项检查。过去一周内,食品安全局各省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展开密集执法:
在吉萨、亚历山大、米努夫、达卡利亚、舒布拉等地,检查重点放在糖果、乳制品、肉类与饮料的质量与标签规范。
在加尔比亚省,联合多部门对150家企业进行突击检查,查处并销毁不合格节令食品及过期肉类饮品。
布海拉省及其他高消费地区,共检查500余家门店,清理了大批来源不明、标签不全或过期食品。
【加强企业管理与培训】
注册与许可:一周内新增739家食品经营企业完成注册,259家完成整改并通过食品安全局审核。
培训提升:在开罗与亚历山大,大型连锁超市的60名食品从业人员参加了以卫生规范、储存与销售流程、食源性疾病防控及创新技术应用为主题的培训课程。
连锁经营监管:目前全国已有2,179家门店、57家连锁企业完成注册并纳入监管体系。
【投资与行业影响】
这一系列举措显示,埃及在推动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同时,正稳步巩固其作为农产品出口国的国际地位。通过出口健康证书制度、口岸追溯监管以及大规模市场巡查,埃及不仅提升了国际市场竞争力,也为跨国企业和投资机构提供了更可预测、更安全的营商环境。
未来,食品安全局还将继续强化重点农产品(如小麦、马铃薯、芒果)的全链条监管,并在旅游旺季与节庆期间加强市场巡查,以保证消费者权益和国际市场信誉。
编译整理:马广辉(慕德中埃贸易公司董事长、埃及中华总会副会长、中埃网副主编、慕德经贸研习社主理人)
来自: iPhone客户端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|